編者的話(第二卷第二期)
作者:黃默
全文:
在本期的研究論文當中,有兩篇與性別相關的文章。中山大學社會所的陳美華教授與蔡靜宜同學討論變性者在尋求變性的過程中所受的體制的壓迫,以及變性者面對壓迫所採取的對策。本文的主要作者陳美華長期研究性少數權利的問題,從她們的資料可以看出,變性者的個人背景、自我的認同十分多樣,現行精神醫學的病理模型顯然無法解釋如此多元的現象,而評估過程中社會與法律實踐則迫使這些多元的變性主體趨向一致。東吳社工系王行教授的論文則分析單親爸爸們創作的劇本。王教授強調學術研究中的社會實踐,透過邀請單親爸爸們創作劇本來協助他們面對生活上的困境,而這些劇本則反映了社會對男性或父親角色的期待以及單親爸爸面對這些期待時的痛苦與矛盾;但在同時,我們也從劇本中看見某些單親爸爸超越社會期待的自我成長。這兩篇文章探討的都是我們較少注意到的議題,開風氣之先,值得細讀。
第三篇論文由法國最高法院首席檢察官Yves Charpenel撰寫。這兩三年來,法務部獲得歐盟、加拿大、法國、英國與德國駐台灣辦事處的協助,規劃一系列的工作坊,邀請多位歐洲的法官與檢察官訪台,為台灣的法官與檢察官介紹國外情況,也就工作經驗交換意見,Charpenel先生即於2012年3月來訪。他在本期發表的文章探討歐洲人權規範如何影響法國司法體制的變革以及法官所作的判決,對我們思考國際人權標準的在國內法律上的落實,有很大的幫助。
人權論壇的部份,編輯委員會最早規劃在本期討論移民工作者的處境,下一期討論婚姻移民的相關問題。我們預期移工議題必能引起不少的爭論,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很多面向,與台灣未來的發展也息息相關。不過,由於幾位答應撰稿的學者專家事務繁忙,因此我們未能如期收到稿件。經過考慮,我們決定將兩期所探討的主題合併在一起,本期先刊出已經完稿的文章,其他的文章則留待下期刊出。因此,本期的三篇文章同時涵蓋了兩個主題。其中,曾任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秘書長的顧玉玲以及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從不同的角度,探討當前來到台灣的移民工作者在制度面上面臨的困境;天主教會新竹教區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督導張裕焯則分析了婚姻移民的子女在國籍取得上的問題。他們三位都長期參與移工或婚姻移民權利保障的工作,這三篇文章以他們豐富的實務經驗為基礎,清楚剖析了當前相關政策的缺失,並提出改革的具體方案。
在人權現場這個部份,沈婷婷介紹設立於紐約的組織—亞洲促進會(Asia Catalyst)的工作。這個組織並不直接從事人權運動,但卻為亞洲弱勢的非政府組織提供培訓計畫,帶領他們增進人權知識,訓練其組織經營的技能,實為非政府組織的堅強後盾。這篇文章介紹的就是該組織為中國民間組織提供的服務。楊鎮宇的文章介紹了台灣新成立的「台灣監所改革聯盟」,他們關注的是監獄的情形,這是社會大眾多半忽略的一個角落。第三篇作者葉瑞生是亞洲重要的區域人權組織「亞洲人權與發展論壇」的前任執行長。他在這篇文章中討論了東南亞國協是如何從一個「獨裁者俱樂部」而逐漸改變,開始探索建立區域人權機制的可能性,同時也對東南亞國協建立的人權機制提出批判。
我本人在這一期發表了一篇研究手札。這篇手札是我近年研究計畫的一部份,探討百年來華人的政府與知識份子如何面對及處理普世價值。在初步地檢視了中國傳統價值與普世人權標準的百年糾纏以後,我認為應該放棄獨尊儒家思想與西方文明的對話,善用中國傳統多彩多姿的思想,包括佛教、道家、墨家的思想,與世界其他的文明對話。只有這樣,才可能取得深層的共識、非強制性的普世人權標準。
最後,國際知名人權專家,亦為本刊編輯顧問Theo van Boven教授為Peter Leuprecht教授的著作《理性、正義與尊嚴:未曾發掘的人權思想探源之旅》寫了一篇精彩的評論。這本書介紹了世界各個重要文明的思想家,如何在當代人權思想出現之前,就開始了對理性、正義與尊嚴的追求。我則評論了貝淡寧教授(Daniel Bell)的專書《民主先生在中國》。這篇短評早在2009年完成,原是應本書中譯本出版社之邀而寫的導讀,但後來因種種原因,出版社決定不用。由於本期有多篇文章與中國有關,因此決定一併發表出來。東吳政治系副教授林瓊珠對中國八九民運學生領袖王丹歷來的著作進行了總評,同時也解析王丹對中國民主運動的思考。
Editor's Note
Author:Mab Huang
Full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