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權 群 像
 

看見東南亞移工|專訪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張正負責人|人權群像第三季第六集
張妙淨

主持人:黃默/東吳大學文理講座教授

受訪者: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採訪稿撰稿人:張妙淨

採訪日期:2022年8月16日 

本專題採訪獲「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補助

 

摘要

張正是資深的記者,除了曾在台灣立報擔任記者,又辦了四方報,現在也曾為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的負責人;此外,又曾任中央廣播電台的台長,他的工作經歷非常豐富。在偶然的機會下,張正開始接觸東南亞的議題、投入為東南亞移工發聲的工作當中,也為後面創辦東南亞主題書店播下種子。

關鍵字:東南亞移工、四方報、中央廣播電台

 

 

壹、因緣際會接觸東南亞議題
張正是資深的新聞記者,除了曾在《台灣立報》擔任記者,又辦了《四方報》,現在也成為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的負責人。張正先生在偶然的契機之下,開始接觸東南亞的議題、投入為東南亞移工發聲的工作當中,也為後面創辦東南亞主題書店播下種子。此外,也曾任中央廣播電台的台長、協助展覽策劃,他的生涯經歷非常豐富,也富含創意與理想。1996年,張正先生於台灣媒體蓬勃起飛之時進到《台灣立報》服務,當時的社長是成露茜老師。《台灣立報》被認為是相對左派、關切弱勢的媒體,關注的議題包含性別的議題、原住民的議題、環保的議題,由於當時外籍勞工與外籍配偶的人數遽增,張正先生也開始接觸東南亞的議題。張正先生在工作7、8年之後萌生到大學進修的念頭,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同樣擔任記者的妻子獲得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的簡章,張正先生意識到自身對於東南亞國家或議題的認識尚待提升,未來如果返回新聞圈還會接觸到東南亞議題時,進到暨南大學就讀,有助於了解之間的來龍去脈。張正先生認為到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就讀是個意外,但也是因為這個美麗的意外,讓他從辦報紙、做東南亞相關的媒體,甚至現在還開設以東南亞為主題的書店,都讓他與東南亞結下不解之緣。

貳、異鄉人的寄託:一份母語紙本刊物
張正先生在就讀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期間,獲得前往越南四個月學習語文的機會,雖然理由是去學習越南文,但是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要學到一個真的可以跟人家對話、閱讀、書寫的程度,是遠遠不足夠的。因此,張正先生將從台灣帶去的中文書全數閱讀完畢之外,還到當地書店找尋中文書來閱讀,這樣的經驗,讓他確定「母語」對於異鄉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返國後,成露茜老師邀約他辦非中文的刊物,張正先生便欣然接受這個挑戰,他與另外一位香港來的、會一點泰文的僑生,利用《台灣立報》既有的設備,便分別開辦越南文(《四方報》)及泰文(《新能量報》)報紙。
《四方報》開辦是2006年,當時在台灣估計約有20萬越南人,但並未有一份專屬於越南母語人士的報紙。張正先生便抱持著辦理一份被需要的報紙,不在乎成功與否的心情,開始著手辦理《四方報》。在《四方報》開辦之前,張正先生在部落格上公告這個訊息,並邀請新住民、台灣的越南華僑、來台灣的越南籍留學生等擔任志工一同投入辦理報紙的行列,這些人雖然具備語文的能力,但並沒有行政或印刷報紙的機器設備,因此大家分工合作,聚集起來以非常草根的形式來辦理。張正先生在訪談中提到,辦理非母語的報紙是一個艱鉅的挑戰,且從未有人執行過,等於是從零開始。那這份刊物編得好不好?文字寫得對不對?並不是當時最主要考量的。
由於辦理非母語報紙的目的並非為了利益考量,主要目的是讓異鄉人能有母語讀物可以閱讀,所以在定價上被設定為一份10塊錢(後來勉強漲價到20塊),以一份月刊來說,這樣的定價非常低。除了價格不高之外,當時採取的另一個定價策略為「買一份報紙10塊錢,但如果一次買100份,免費」。主要是因為買100份報紙絕不會是1個人要看,而是要發送出去,等於成為《四方報》的合作單位,也節省了送報的成本。
也因為這樣特別的定價策略,讓《四方報》在第一版黑白印刷時,便馬上獲得回應。張正先生形容《四方報》一出去,就像自己長腳一樣,它就會跑到全台灣各地。因為一個在台灣的越南人,看到一份越南文的刊物,就會非常興奮的告訴同鄉,然後傳閱;也有在屏東的越南人士從雜貨店裡取得報紙,在第二期試刊時來電要訂報紙。張正先生推測是雜貨店跟中盤商進貨時,中盤商會送幾份給小盤商。《四方報》就從台北開始,陸續散播出去。
在辦報初期,因為定價便宜,成本並無法與收支獲得平衡,但以量制價的策略,張正先生相信當時的觸及量,在短時間內便可能達到在台灣8成的越南人都知道這份刊物,也為《四方報》帶來許多廣告的收益。在辦報半年後,勉強達到收支平衡,張正先生才開始領到薪水。

參、科技帶動社會變遷:紙本刊物逐步退場
《四方報》在最高峰時是3萬多份,如果以20萬、30萬在台灣的越南人數來看,等於10個人有一份刊物,數量非常驚人,而且在當時全國的便利商店幾乎都可以買到這份刊物。在越南文報紙成功之後,由於之前同事辦理的泰文報紙收掉了,張正先生便嘗試開辦泰文,以及其他語系,如印尼文、柬埔寨文、菲律賓文的報紙。但後續出版的報紙並未如同《四方報》一樣成功,張正先生認為不同國籍的東南亞移工或移民到台灣來的工作類型與目的也並不一致,例如泰國的勞工,主要在工廠、工地工作,這些勞工對於閱讀的需求比較低,因為是集體生活,當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時,仲介會比較照顧勞工下班後的生活,包含提供電視、看泰拳等;越南的移工在台灣主要從事看護的工作,多為一個人照顧一個老先生、老太太,或者一個病人,有更多獨處的空間。在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電視節目也主要是台灣的電視節目,那就比較多讀報的需求。
除此之外,張正先生認為網路普及化程度越來越高,也逐漸取代實體刊物成為異鄉人獲取家鄉訊息的主要來源。在《四方報》高峰時期,一本刊物最多可以高達80頁,大概有其中30到40頁是越南移工、新住民的投稿,可能是寫一首詩、寫一封信,或者拍張照說要交朋友,或者寫一個故事。有趣的是他們都會留電話在上面,也正因如此,也有透過這個管道相識、相戀進而結婚的案例,張正先生認為這成功的發揮了《四方報》串聯的功能。
到2013年的時候,異鄉人已經不是這麼需要紙本刊物。主要可以從兩個部分印證:張正先生提到以前會隨身攜帶《四方報》,看到有長得像或口音像越南人的路人就主動發送,大家拿到都非常開心,是那種激動的開心。但是到2013年的時候,張正先生仍然保持這個習慣,他印象非常深刻是有一次送給一位印尼看護印尼文的報紙,但是她謝過之後,便把報紙收起來放在旁邊的袋子,因為她正在忙著滑手機。那一刻,讓張正先生意識到紙本刊物的優先順序已經退後。另外,《四方報》前期每天都可以收到2、30封手寫的信,團隊在7年內收了1萬8千多封信,但是到2012、13年的時候,每個月僅剩3、4封信。因此,張正先生認為《四方報》應該就可以暫停了,它的階段性功能已經完成。

肆、從服務移工到幫助台灣人看見移工
張正先生在離開《四方報》之後,開始著手製作名為「唱四方」的歌唱節目,團隊出動兩台攝影機,從桃園的火車站後站、台北車站,甚至是台東的漁港、宜蘭的漁港,只要看到外籍朋友就請他唱母語歌。除了會在台灣的電視上播放,也會剪輯放到社群平台上,所以外籍朋友遠在母國的家人也能透過電視節目看到這些片段。
對於這樣的節目主要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對個別外籍朋友而言,來台灣工作不小心上了電視,可以感受到獲得一個很新奇的經驗。另一方面,更大的目的是想讓台灣人在電視螢幕上看到外籍朋友。台灣的電視節目非常發達,但是很少出現東南亞的角色,沒有外籍配偶、沒有外籍幫傭、沒有外籍勞工,從那種連續劇裡看起來,台灣社會就是台灣人自己在運作就行了,張正先生認為這個其實是扭曲我們台灣人自己的心結,因為明明觀眾旁邊就一個外籍幫傭,家裡可以那麼乾淨是因為外籍幫傭打掃的,甚至是非法外籍勞工在幫忙打掃的。但考量到製作連續劇的難度較高,轉為以一個歌唱節目,讓台灣人在電視螢幕上看到外籍移工,張正先生認為或許能讓一些比較有機會警醒的台灣人發現這個問題。
雖然一開始「服務移工、新住民」的理念仍然存在,但張正先生認為社群平台與網路已經協助扮演這樣的角色,後來創辦的燦爛時光書店雖然仍保留這個理念,但也能說是反過來在提醒台灣同胞,這些人裡面是有人要看書的。或許只是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人需要這個服務,但卻滿足了這些極少數心靈的需要,另外,其實張正先生更想展現的是,台灣社會是有這樣子的友善,會去願意關注到這些相對弱勢、少數的人的需求。
至於外籍移工、外籍配偶能不能融入台灣?張正先生認為他們首先是要被看見、被認識,台灣人在更清楚的看到並了解這個族群之後,或許再來決定要不要讓他們融入。原本台灣的就業服務法其實是明文的歧視藍領的外籍勞工,就是他在這邊工作12年,就是只能走,但是白領的不用5年就可以;不過這個法規目前正在改變,雖然你是藍領勞工,但你可以申請慢慢變成台灣人。至於外籍勞工願不願意留下來,台灣的社會、治安、公民素養等整體社會條件還是比東南亞外籍勞工的母國較好,這可能是會吸引他們留下來的誘因,當然,最後留下或是離開,是依照他的意願,但至少台灣的門要先打開。

伍、借助公部門之力

民間在推動或倡議東南亞人權相關議題時,往往比較自由,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但公部門與民間的做法不同,政府得顧及不同立場的人的想法。因應東南亞人口的增加,張正先生認為政府應該要帶頭,在政府各部會網站、公共設施或車站的廣播開始逐步加上東南亞的語言。張正先生在中央廣播電台服務的兩年半內,也盡可能善用政府的資源,服務東南亞的移工或新住民。
中央廣播電台是一個多種語言的媒體,有14種不同語言,張正先生在擔任總台長的期間,剛好碰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便利用央廣的多國語言能量,將政府的防疫政策即使翻譯成越南文、印尼文、泰文等東南亞語言,並製作成圖卡在網路上散播。因為當時中文、英文的宣傳鋪天蓋地出來,但並無法保證在台灣的外籍勞工、外籍配偶都看得懂中文、英文。另一方面,張正先生也請央廣負責各國語言的同仁,辦理線上講座等活動,從西班牙美食、法國音樂、緬甸文化等不同國家的特色,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歷史、文化,希望藉此讓台灣同胞知道並認識這些國家。
此外,張正先生也曾參與將新住民語言納入國中、國小第二外語的選修語言之一。在108課綱裡面,小學生如果要選擇第二外語,他除了學國語、英文之外,他可以選母語,而且是除了台語、客家語、原住民語,還能有越南文、印尼文等東南亞的語言能選擇。
最後,張正先生也提到,之前曾倡議過讓移工參與地方選舉,選里長、市議員等地方代表。因為外籍看護工可能比一般居民更了解住家附近的公園、水溝的狀況,如果讓他們具備投票權,或許能選出一個更合適的地方代表。反過來說,也會讓台灣有一點權力的政治人物會重視他們的意見,或許才能達成一個比較好的平衡。因為台灣的外籍勞工政策修法很慢,最大的原因或許在於這些移工沒有選票。
台灣絕不會是歧視最嚴重的地方,但台灣人應該要認識到自己有在歧視,然後怎麼樣讓這個歧視的傷害可以減緩。

陸、在邊界之上
如果說這些年從事的工作、付出的努力是有一個目標的話,張正先生認為是希望讓台灣社會在對待來自東南亞外籍人士的方式、態度,標準可以跟對待歐美人士一致,但其實很難達成,只能持續努力。而對於自己的定位,張正先生認為自己是處在邊界上的人,不敢說自己是真正的非主流,因為有更多在第一線從事社運工作的人,但也不能算是主流的人,只是一個願意跟主流對話的人,所以「位在邊界」上更符合張正先生的對自己的定位。
對於未來的發展,張正先生希望持續推廣閱讀的重要性,除了推廣自己出版的東南亞書籍,也希望結合「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的運動」與「夾娃娃機」,促進書籍的流通,讓閱讀變成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最新消息
最新內容
 
中國民主運動研究|專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王興中兼任助理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七集(下)
 
中國民主運動研究|專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王興中兼任助理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七集(上)
 
Professor Kar-Yen Leong’s Witness on Southeast Asia: Part 2|專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副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三集|黃于哲
 
看見東南亞移工|專訪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張正負責人|人權群像第三季第六集
 
Professor Kar-Yen Leong’s Witness on Southeast Asia: Part 1|專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副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二集|黃于哲
 
Professor Yu-Jie Chen’s Multifaceted Career: Researcher, Teacher, and Activist|Professor Yu-Jie Chen|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一集|黃于哲
 
Professor Seymour’s Reminiscence on Taiwan|James Dulles Seymour|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七集|黃于哲
 
推動台灣廢死最前線|專訪林欣怡執行長|人權群像第二季第六集
 
台權會十年回顧|專訪台權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施逸翔|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五集
 
台灣人權教育現場|專訪湯梅英教授|人權群像第二季第四集
 
學生權益與教師人權培育|林佳範|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三集
 
從友善校園到人權教育|專訪王秀津老師|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二集
 
從國際公約談人權議題及價值|專訪黃嵩立教授|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一集
 
學術研究與公共服務|專訪廖福特||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八集
 
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專訪顧玉玲|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七集
 
海外人權運動四十年|專訪王渝||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六集
 
憲法與國際人權法的匯流|專訪張文貞教授|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五集
 
台灣與國際人權標準|專訪陳玉潔||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四集
 
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設置在哪裡?|專訪魏千峯||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三集
 
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設置在哪裡?|專訪李念祖|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二集
 
她(他)們還是我們?|專訪陳文葳||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一集